2018全国二卷作文解析:赠梦他人,共绘未来

2018全国二卷作文题目特点

2018年全国二卷高考作文题目可谓别出心裁!与往年不同,这次命题组没有选择”科技与人文”或”传统文化”等热门话题,而是聚焦于一个看似简单却内涵丰富的主题——”梦”。这个选择体现了命题者的良苦用心,让每一位考生都能从自身经历出发,找到写作的切入点。题目材料引用了唐宋诗人关于梦的诗句,如”昨夜闲潭梦落花”、”铁马冰河入梦来”等,接着引导考生思索”将梦赠予他人”的意义。2018全国二卷作文就这样巧妙地将个人梦想与社会责任连接起来,既考察了考生的思辨能力,又考验了他们的价格观表达。

怎样准确把握作文立意

面对2018全国二卷作文,很多考生的第一反应可能是:这个题目看起来很简单,但怎么写才能出彩呢?关键在于准确领会”赠予他人”这一核心要求。题目中的”梦”不是停留在个人层面的空想,而是需要转化为可以分享、传递的价格。考生需要思索:我们有什么样的梦想值得赠予他人?为什么要赠予?赠予后会带来什么改变?比如,可以写将环保梦想赠予他人,共同守护地球家园;或者将科学报国的梦想赠予同龄人,一起为民族进步贡献力量。2018全国二卷作文的难点不在于是否跑题,而在于怎样将抽象的”梦”具体化,写出有血有肉、有温度的内容。

写作思路与结构建议

针对2018全国二卷作文,我建议采用”个人-社会-全球”的递进式结构。开门见山说,可以从个人梦想谈起,比如一个医学生的救死扶伤之梦;接着拓展到社会层面,思索怎样将这个梦想传递给更多人,形成医疗事业的共同追求;最终升华至人类命运共同体,探讨梦想的普世价格。在写作经过中,不妨多用设问句引导思索:”如果每个人都吝啬于分享自己的梦想,社会将失去几许前进的动力?”这样的表达既能增强文章互动性,又能展现思索深度。记住,2018全国二卷作文最看重的是真情实感和逻辑自洽,华丽的辞藻反而不是得分关键。

高分作文的必备要素

想要在2018全国二卷作文中脱颖而出,必须把握好下面内容多少要点:开门见山说,对”梦”的定义要具体明确,避免泛泛而谈;接下来要讲,对”赠予”的阐释要深入,可以是灵魂感染、实际行动或制度设计等多种形式;最终,文章要有现实关照,展现当代青年的责任担当。比如有篇杰出作文写的是”将阅读之梦赠予山区儿童”,不仅描述了书籍怎样改变自己的命运,还详细策划了具体的赠书行动方案,这样的作文既有温度又有深度,天然能获得阅卷老师青睐。2018全国二卷作文告诉我们:高考作文不是炫技的舞台,而是想法交流的平台。

从2018作文看命题动向

回顾2018全国二卷作文,我们可以发现近年来高考命题的一些新特点:越来越注重考查学生的价格观和人文关怀,越来越鼓励从个人体验出发思索社会难题。这种命题方式打破了传统议论文的刻板框架,让每个考生都能找到自己的声音。对于未来的考生来说,与其死记硬背范文模板,不如平时多观察生活、积累感悟,培养独立思索能力。2018全国二卷作文给我们的启示是:最好的作文素材就在我们身边,最动人的文字源于最诚实的情感。当考试结束,那些关于梦想的思索与分享,或许会继续照亮我们前行的道路。

版权声明

为您推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