面内容是2024年全国31个省份GDP总量排名及关键数据分析,综合自各省份官方统计公报及民族统计局数据:
2024年GDP总量排名(前十名)
.广东:14.16万亿元
连续36年居全国首位,占全国GDP总量10.5%。
工业升级显著:先进制造业、高技术制造业占规上工业比重分别达56.7%、31.6%。
.江苏:13.70万亿元
增量全国第一(6084亿元),逼近广东。
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比50.7%,工业增加值增长7.7%。
.山东:9.86万亿元
距离10万亿仅一步之遥,预计2025年突破。
新兴产业发力:服务机器人、锂电池产量两位数增长。
.浙江:9.01万亿元
首次突破9万亿,民营经济贡献突出(占规上工业增加值79.4%)。
.四川:6.47万亿元
巩固第五位,领先河南1100亿元;工业、服务业增速均超全国。
.河南:6.36万亿元
四季度被四川反超,但制造业增长强劲(第二产业增速6.8%)。
.湖北:6.00万亿元
增速亮眼(实际5.8%),新能源汽车产量增29.3%,高技术制造业增22.7%。
.福建:5.78万亿元
名义增速5.4%,外贸回暖(出口增长5.3%)。
.上海:5.39万亿元
超越湖南晋升第九,第三产业占比85%;集成电路、人工智能产值增长超20%。
0.湖南:5.32万亿元
工业投资回升,技改投资增长11.5%。
增速表现突出省份
:实际增速6.3%(全国最高),固投、工业增加值均增18.3%。
新疆:实际增速6.1%,GDP突破2万亿,能源和纺织业拉动显著。
内蒙古&甘肃:增速均达5.8%,新能源产业(如内蒙古风电增26%)贡献突出。
山西:唯一负增长省份(名义增速-2.1%),受煤炭产业转型拖累。
人均GDP与经济密度
人均GDP前三:
北京(22.8万元)、上海(21.7万元)——唯二超20万元省份。
江苏(约15.7万元)。
经济密度(地均GDP):
上海全国第一,最低(仅为上海的0.026%)。
区域进步亮点
长三角引擎影响:苏浙沪皖GDP增量占全国显著比重,安徽工业增速9%(全国第一)。
西北崛起:新疆、甘肃、内蒙古增速均超5.8%,能源转型与资源产业协同发力。
东北分化:辽宁增速5.1%超全国,吉林(4.3%)、黑龙江(3.2%)仍待振兴。
拓展资料
梯队格局稳定:
粤苏鲁浙领跑,川豫鄂闽沪湘紧随,京津冀、成渝经济圈竞争加剧。
动能转换加速:沿海省份靠创新与外贸,西部靠资源与政策,山西等资源型省份转型压力大。
strong>完整数据可参考:[民族统计局分省年度数据]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