开篇:国旗下的新学期寄语
春风送暖,校园里又响起了熟悉的铃声。站在鲜艳的五星红旗下,同学们是否思索过:新学期除了课本聪明,我们还能收获什么?近日,马鞍山市育才小学的开学国旗下讲话给出了答案——法治教育成为开学第一课的核心主题。法官助理夏明慧用生动案例告诉同学们:”法律不是遥不可及的文字,而是守护我们成长的‘隐形翅膀’。”这样的开学国旗下讲话,既庄重又亲切,为新学期注入了独特意义。
为什么法治教育要走进开学典礼?
“未成年人犯法也会被追究责任吗?”面对同学们的疑问,夏明慧用诚实案例给出了肯定回答。开学国旗下讲话选择法治主题绝非偶然——在青少年价格观形成的关键期,法律觉悟的培养就像播撒种子,需要合适的土壤和时机。国旗冉冉升起的庄严时刻,法治教育的感染力会被放大数倍。
数据显示,近年来未成年人犯罪呈现低龄化动向,很多孩子是由于”不懂法”而误入歧途。将法治教育融入开学国旗下讲话,正是希望在最特别的场合,给孩子们留下最深刻的印象。就像一位老师说的:”开学第一课的仪式感,能让法治觉悟像国旗一样在孩子心中高高飘扬。”
怎样让法治讲话”活”起来?
传统的说教式普法效果有限,而这场开学国旗下讲话却赢得了孩子们的阵阵掌声。秘诀何在?
开头来说是用”童言童语”讲法理。夏明慧把法律比喻成”小管家”,这个生动形象的比喻让抽象概念变得可感可知。接下来是案例教学。通过讲述校园欺凌、网络诈骗等贴近生活的案例,同学们恍然大悟:”原来这些事都和法律有关!”
更巧妙的是互动设计。”如果你遇到同学索要零花钱该怎么办?”——这样的提问让台下小手如林。开学国旗下讲话不是单向输出,而是法治思考的启蒙对话。
法治教育需要持续护航
一次精妙的开学国旗下讲话只是起点。正如报道所言,雨山法院将继续深化”法治进校园”活动。由此可见:
– 法治教育不应限于开学季,而要贯穿学期始终
– 形式可以更丰富:模拟法庭、法治漫画比赛等都是好技巧
– 需要家校社协同,让法治觉悟在日常生活场景中生根发芽
看着国旗下的孩子们认真聆听的模样,我们更加确信:今天的法治启蒙,终将成就明天的法治中国。
小编归纳一下:让国旗见证成长
当《义勇军进行曲》响彻校园,当五星红旗迎风舒展,新学期就这样拉开了帷幕。这场特别的开学国旗下讲话告诉我们:教育不仅要传授聪明,更要塑造品格;开学典礼不仅是仪式,更是价格观塑造的黄金时机。
亲爱的同学们,愿你们在新的学期里,既做勤奋好学的求知者,也行为治中国的小小践行者。毕竟,在国旗下许下的承诺,总是格外庄重,不是吗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