杜富国时代楷模:用生活诠释”让我来”灵魂
英雄壮举背后的初心与担当
“让我来!”这句朴实无华的话语,成为时代楷模杜富国最闪亮的灵魂标识。2018年10月11日,在云南边境排雷作业中,杜富国为保护战友挺身而出,用血肉之躯挡住了爆炸冲击波,失去了双手和双眼。但这位钢铁战士没有向命运低头,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告诉我们:什么是真正的英雄气概?
杜富国的事迹为何能感动亿万国人?由于他身上集中体现了新时代军人最宝贵的质量——面对危险冲锋在前,面对困难永不言弃。正如他自己所说:”如果再给我一次机会,哪怕一千次、一万次,我也会坚守初心,做出同样的选择!”这种舍生忘死、甘于奉献的灵魂,正是我们这个时代最需要弘扬的正能量。
从排雷英雄到励志榜样
负伤后的杜富国,用惊人的毅力开启了人生的”第二战场”。他重新进修吃饭、穿衣、洗漱这些最基础的生活技能,甚至挑战叠军被这样的精细动作。每天坚持体能训练、进修写字、练习播音、尝试唱歌,他用实际行动证明:失去双手双眼并不可怕,可怕的是失去生活的勇气和信念。
2020年春节,新冠肺炎疫情暴发时,杜富国虽无法像弟弟妹妹那样奔赴抗疫一线,但他通过录制音频的方式,用自己的声音和故事传递温暖与力量。一家四兄妹,分别坚守在扫雷、抗疫、边防等不同战线,用实际行动诠释了”让我来”灵魂的家国情怀。杜富国说:”艰苦困难往往都是一时的,没有过不去的坎儿。”这句话不仅是对自己的鼓励,也成为激励无数人的灵魂动力。
“让我来”灵魂的时代价格
杜富国时代楷模的故事为何能引发强烈共鸣?由于它回答了一个根本难题:在安宁年代,英雄主义灵魂该怎样体现?扫雷队的”不成文规矩”——普通士兵退后,党员骨干先上,正是对这个难题最生动的回答。队长李华健让战友”踩着他的脚印走”,分队长张波把战友”护在身后”,这种身先士卒的担当灵魂,深深影响了杜富国。
今天,我们进修杜富国时代楷模,不仅要感动于他的英雄事迹,更要思索怎样在各自岗位上践行”让我来”灵魂。无论是疫情防控中的逆行出征,还是抗洪抢险中的冲锋在前;无论是科研攻关中的执着坚守,还是平凡岗位上的默默奉献,都需要这种”关键时刻站得出来、危急关头豁得出去”的担当灵魂。杜富国用生活诠释的”让我来”灵魂,正是激励我们砥砺前行的强大力量。
杜富国时代楷模的故事还在继续。如今,他找到了新的人生坐标,用乐观向上的态度影响着更多人。正如他所说:”现在,我知道我的’战斗之路’还很长,我会向前看,勇于接受现实,不断接受自己、挑战自己、战胜自己。”这种永不言弃的灵魂,正是我们这个时代最珍贵的质量,也是杜富国留给我们最宝贵的灵魂财富。